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校中专)
- 自考学校
- 2023-07-13 17:17:49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1. 劳动:
根据劳动经济学对“劳动”概念的实际运用情况来分析,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就劳动的主体而言的,即它指的是劳动力。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可能指的是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2. 劳动力:
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性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范畴。
3. 劳动力市场:
并非我们常规理解的产品买卖的场所,而是一种劳动力“租借”使用的市场。
4. 人口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人口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人口运动和经济运动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了人口经济运动及相应的人口经济关系,人口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口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是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口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5. 劳动经济学:
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6. 人力资源管理:
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8. 劳动的边际成本:
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
9. 劳动的边际收益:
增加一单位劳动量所增加的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10. 短期:
在短期内可变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技术和资本都是不变生产要素。
11. 长期:
在长期内,劳动力和技术是可变生产要素,只有资本是不变生产要素。
12.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
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要素之间没有区别, 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
13. 买方垄断企业:
是指企业劳动力市场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14. 替代效应:
劳动使用量从 LA 降低到 LB,资本使用量从 KA 上升到 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15. 规模效应:
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 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 B 点到 C 点的移 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16. 互补性生产要素:
当生产要素 A 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 B 的需求上升, 则称生产要素 A 与生产
要素 B 是互补。
17. 替代性生产要素:
当生产要素 A 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 B 的数量下降, 则生产要素 A 是生产要素 B 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18.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 率的比值。
b 公式: ed =-(△L/L)/ (△W/W)=-(△L/ △W)/(W/L )
1. ed 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 和△W 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 L 和工资率 W 的变动量。
19. 失业的统计概念:
在调查周内没有工作,但在此前4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求工作,而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作的一切人。
20. 就业的统计概念:
正在受雇佣的那一部分劳动力,包括正在工作者和有职业但是并未工作的人。
21. 劳动力参与率:
a 劳动力参与率是与劳动供给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 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劳动力参与率是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项总指标,它也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因而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劳动力是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劳动年龄人口是一定年龄之上的人口,该年龄线是为衡量经济特性而规定的。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b 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
c 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进一步整理: 劳动力参与率
1 概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 比进行的。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
2 公式: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
3 类别:分年龄性别的劳动力参与率
4 作用: 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 动力供给时居于重要的作用。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
22. 替代效应:
工资增加后使劳动者感到休息的时间比以前更加昂贵,从而增加劳动供给的行为。
23. 收入效应:
一个社会发达了,工资增加时劳动者感到更加富有,从而减少劳动供给的行为。
27. 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类别: (1) 各级正规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表现为人力资本构成 中的普通教育程度,即用学历来反映人力资本存量。 (2) 在职培训
活动: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是人们为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 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技巧所发生的投资支出。 (3) 健康水平的提高:用于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人力资本 投资的主要形式,这方面的投资效果主要变现为人口预期寿命的 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 (4)对孩子的培养。 (4) 寻找工作的活动。 (5) 劳动力迁移: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是人力资本增值的必要条件。
28. 广义工资:
是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它包括固定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的福利收入。劳动者所得、薪酬、劳动成本都是广义工资不同形式的表达。
29. 狭义工资:
是指员工因从事雇用劳动而获得的仅仅限于固定货币报酬收入的部分。也即狭义的工资不包括奖金、津贴,更不包括其他福利性收入了。
租金,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其量较租金小,差别较经济租金小。准租金可以用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来加以分析。可见,准租金为固定总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当经济利润为 0 时,准租金便等于固定总成本。当然;准租金也可能小于固定总成本——当厂商有经济亏损时。
32. 补偿性工资:
若两种工作要求同样技能,工资率也相同,人们通常会认为其中一种工作 A 较满意,另一种 B 枯燥或不满意,这种工作条件差别使得 B 相对于 A 便有了劣势, 由此原因导致的工作 B 较 A 多支付的一部分工资。
33. 前市场差别
过去的歧视情感对于目前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职业构成、就业选择现状产生影响,由此而造成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上的差别称为前市场差别。
34. 劳动力市场歧视
指在现行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相同生产率的劳动力,由于在一些非经济个人特征上有所不同,如种族、性别、信仰、区域、年龄等方面不同,而影响了他们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取同等就业机会。
35. 雇主歧视
雇主是有歧视偏好的,雇主对具有某种特征的雇员有偏见,他为了达到与这部分人保持距离的目的而宁愿支付费用或放弃某种收入。
36. 雇员歧视
占优势地位的雇员可能会避开那些使他们不得不以一种自己不喜欢的方式与另一类成员打交道的工作。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校中专)由自考帮手网自考学校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校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