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
- 自考学校
- 2023-07-08 09:00:29
近日,《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了西安交通大学在固态制冷方向的最新成果——《高性能多模式弹热制冷系统》(High-performance multimode elastocaloric cooling system)一文。本文为《科学》首次刊登的关于弹热制冷机的论文。
截至目前,全世界有20余台公开报道的弹热制冷机,它们主要采用单级循环和主动回热循环两种技术路线:单级循环在低制冷温差条件下效率高、制冷量大,但无法获得高制冷温差;主动回热循环是获得高制冷温差的主要途径,但代价是受限的效率和制冷量。
为了充分发挥两种技术路径的优势,西安交通大学与马里兰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使用4组管内流动、轴向加载的弹热工质管束,研制出多模式弹热制冷机,通过传热流体管网流路的切换,实现单级循环和主动回热循环两种模式的切换。
通过多模式的运行,该制冷机实现了22.5 K的最大制冷温差和260 W的最大制冷量,相比仅运行单级循环8 K的制冷温差和仅运行主动回热循环不足30 W的制冷量取得了显著的提升。该文的研究有望推进弹热制冷及其它固态相变制冷(caloric coolin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进程。
西安交通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钱苏昕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资助。
钱苏昕,博士,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兼任国际制冷学会B1专委会青年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型固态制冷技术,低温热源驱动制冷、热泵技术,高效制冷、空调技术等。
作为本次成果的孕育基地,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学校创建最早、学科设置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历经百年办学历程,已然成为全国高校同类学院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学院,始终站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前列。
在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第四次学科评估A 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强劲学科基础上,学院以国家重大需求及国际学科前沿为导向,在能源动力系统与过程节能减排、可再生与洁净能源转化与利用、大型动力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承担了大量国家科技攻关、“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和国内外企业委托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GF建设的发展、能源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能源动力领域相关行业的成长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7年学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
NECP团队在国内首次实现功率台阶试验“超短时等待”技术验证
谢永慧教授团队突破关键性技术,用“叶片”推动大国引擎
同时,学院也开设了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热流国际班)5个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核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行业持续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陶文铨,1962届本科校友、1966届硕士校友,工程热物理专家、数值传热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雅玲,本硕博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级本科生周子健(左)、2009级本科生曹祥坤(右)纷纷入选2019年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能源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相关专业就业率也长期居于高位。近年来,学院本科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出国出境留学、国内升学深造、实际就业等,就业主要集中于动力设备的系统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等相关工作。
本次成果登顶《科学》,再次彰显了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未来,学院将坚持服务社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学科、专业、团队和人才优势,继续走互动发展之路,为科技强国贡献更多交大力量。
欢迎广大学子加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来此化身“能”者、撬“动”未来!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本科招生网、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官网、官微等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由自考帮手网自考学校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