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工学院自考网:你拼搏的样子好美——听时代新人讲述奋斗故事
- 自考学校
- 2023-03-25 03:46:29
他们全部来自基层一线,有炼钢车间工人、科技工程师、纪念馆讲解员,也有运动员和文艺工作者。
他们用平实的语言、动人的事迹,深情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自己工作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他们与共和国同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的感人故事。
11月16日,“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首都图书馆剧场隆重举行,此次演讲比赛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根据党中央关于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人民日报社共同主办,全国总工会牵头承办。5位来自首都一线的职工在这次决赛中表现亮眼,分获金银铜奖。
近日,午报记者兵分多路,对这5位一线奋斗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首钢园运动中心制冰工刘博强
从炼钢工人到中国制冰师
在过去的二十二年里,首钢老厂区变成了京西新地标首钢园,热火朝天的精煤车间变成了国家队的冬奥训练场馆,曾经做过轧钢工、维检工、焊工的首钢工人刘博强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和“制冰工”这个工作结了缘。
辗转多个车间 书写青春岁月
1996年9月,刘博强从技校毕业,来到首钢出轧厂,成为了一名轧钢工。那时,出一个钢锭最快要55秒,轧成钢坯一般都在1分钟左右。5年多后,首钢在轧钢工艺上实现全连铸,同样的速度,生产出的钢锭、钢坯数量能在原来的10倍以上,能耗也更低,出轧厂也因此停产。出轧厂停产后,刘博强来到首钢第二炼钢厂,在维检中心从事焊工工作。2010年,二炼钢停产,刘博强再一次对集团产业转型升级有了切身体会。他坦言:“那时起,我意识到作为一名首钢职工,学习新技能的速度要跟上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2013年7月,首钢成立园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刘博强来到了空调班,负责首钢厂区、办公区空调的安装、维修、检修等工作。跟空调打交道,最难熬的莫过于夏天。夏天空调需要维修的几率大,刘博强常常需要趴在机箱上拧螺丝,金属制的机箱在阳光照射下热得发烫,每次修完都会让他像被烤熟了一样。这样的工作状态,刘博强一干就是4年多,也全面掌握了空调制冷系统的相关知识。
主动参与转型 训练披星戴月
2017年3月,首钢园区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将职工自愿参加制冰工作培训的通知下发到各班组,刘博强报了名。刚开始那会儿,刘博强还以为是去学做冰棍儿。到了7月份,去首都体育馆实习的他才知道,首钢要建设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冰场,而他要学习制冰、扫冰等冰场的维护工作。刘博强瞬间对这项工作产生了新鲜感。刘博强在首都体育馆培训了三个月,培训结束后,他周末还会去继续进行练习。对制冷系统的熟悉,加上努力的学习,当首钢冰场投入使用时,刘博强成了上手最快的那个人。
制冰,对水温、洁净度、PH值都有严格的要求。不同的比赛项目对冰的软硬、薄厚和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湿度大了房顶会滴水,温度高了冰面会有水,要想制成合格的冰场,不下一番功夫是不行的。三个月里,没有周末,每天十几个小时。不管室外多少度,刘博强穿上羽绒服和棉护腿,一遍又一遍地泡在体育馆里练习,最终掌握了这门技术。同时,他不愿在工作中充当简单的执行者,而是努力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凭借在花滑馆、速滑馆的优秀表现,刘博强被安排到维护难度更高的冰壶场馆学习。
心怀冬奥梦想 励志从“工”到“匠”
冰壶赛道在电视机中看似光洁无暇,近看实则打上了密密麻麻、分布均匀的点位,小点用凉水,大点用热水,使用专门的打点壶,手拿大小孔喷头,通过平衡均速地横向摆动,加之节奏稳定地倒退行走,让水点均匀地洒在冰面上,小点需时40-45秒,大点需时30-35秒。加拿大籍国际顶级制冰师Jimmy在这方面的专业程度,让刘博强叹为观止。
刘博强开始只是从事扫雪推边等一些打下手的工作,这让他十分着急。他借来打点壶,在晚上8点到10点,一个人来到场馆外的水泥马路上,把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分界线当成是赛道的中线,开始进行洒水的练习。开始时,刘博强没多长时间便手腕发酸,再看看自己打的点,没有半点规矩,就像天上下的雨。随后的两个月里,刘博强背着四十多斤重的打点壶,重复着大约150公里长的打点路线,成了夜里的独行侠,终于找到了感觉。有一天,冰厂该浇水了,临时上阵的刘博强点打得不错,让Jimmy和同事们感到很吃惊,Jimmy当时便决定让刘博强正式“上冰”。
刘博强说,一个顶级的制冰师,需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训练,才能形成“肌肉记忆”。由于职业习惯,每天高强度的练习,他的右胳膊明显比左胳膊粗了一圈。为了能和国际一流制冰大师更好地交流,学到最先进的制冰技术,刘博强正在努力学习英语。他说:“全世界的顶级制冰师不超过20人,里面没有咱中国人。我的梦想,便是以中国工匠的身份挤进去。”
从热火朝天的炼钢车间,来到散发冷气的冰面,心怀工匠梦想的刘博强,唱响了首钢职工转型的“冰与火之歌”。
【奋斗金句】
1.三个月里,没有周末,每天十几个小时。不管室外多少度,我穿上羽绒服和棉护腿,一遍又一遍地泡在体育馆里练习制冰。
2.背着四十多斤重的打点壶,我成了夜里的独行侠,练习了将近两个月,打点路线大约150公里长。
3.目前,全世界的顶级制冰师不超过20人,里面没有咱中国人。我在心里跟自己说,我要让中国工人在这里有一席。
4.曾经有人问我,你有梦想吗?我说有!那就是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时候,我以中国制冰大工匠的姿态,出现在保障冬奥会的现场!
【对话】
记者:从一名首钢车间工人,到如今成为服务冬奥前线的制冰师,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刘博强:首钢的转型升级,让职工有了新职业、新机遇,在首钢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的同时,我作为首钢职工也从生产岗位转型成为服务岗位,并从中学习了新的技能。在崭新的工作环境,面对着来自国家队的队员们、从事冰雪工作的专家们,我现在心中充满了希望。
记者:目前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刘博强:目前,我和Jimmy在语言沟通上存有一定障碍,我现在正努力学习英文。为了能够让自己最快速地提升自己职业技能,我在场馆内为自己设计了“练习赛道”,便于加强日常练习。
本报记者 赵思远 文/摄
中国残疾人举重队队员谭玉娇
从残疾小孩到奥运冠军
她和别人不一样。幼年时,一场疾病让她从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不能跑、走路颠簸的残疾人,因此,她的生活一度陷入灰暗,她变得敏感和迷茫。
她又和其他年轻人一样。身为90后,她爱追剧、打“王者荣耀”,闲暇时喜欢拍一段抖音,唱首《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和同龄人一样,她浑身充满青春的味道。她说,残疾,最终没有成为我生活中一堵不可逾越的墙,更没有挡住我追求梦想的脚步。
她,就是残奥会冠军、中国残疾人举重队队员谭玉娇。
折翼——
残疾小孩要当运动员
谭玉娇出生于湖南省韶山市,7岁时因病致右腿残疾。谭玉娇感慨地说,“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这扇窗在谭玉娇13岁时被打开了,那年,她被推荐到湘潭市残联参与运动员选拔,谭玉娇说:“那么多人中,教练一眼就看上了我,训练一个月后,我参加了湖南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并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
“我要当运动员,去拿奥运会的冠军!”赛场上痛快淋漓地比拼,登上领奖台那一刻的自豪感让谭玉娇久久不能忘怀,不久后,谭玉娇经过反复思量,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她要转学到湘潭市体校。
成长——
放弃高考踏上寻梦路
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如愿进入体校。三年后,她顺利考入了湘潭市三中重点班。高中的学习更难也更紧张了,除了努力学习外,谭玉娇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每周有三个下午,她会独自坐两个小时公交车去训练。
高一下学期,17岁的谭玉娇第一次参加了全运会,并获得一枚银牌。她说,这枚银牌让她离梦想近了一步,同时也让她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与冠军的距离。高三那年,她做了人生的第二个重大决定,放弃高考,去异乡拜一位小有名气的残疾人教练为师。
离开熟悉的成长环境,她和几名队友一起,自己租房,自己做饭,在一个小小的房间内用破旧的器材训练。生活琐碎又麻烦,训练枯燥又辛苦,可是砰砰跳动的心里,抑制不住的是对冠军的渴望。
“当昔日的同学在题海里奋战时,我在训练;课间休息谈论起理想的大学时,我在训练;他们在考场上挥笔作战时,我还在训练。”谭玉娇说。当昔日同学纷纷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也收获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全国冠军。当年9月,谭玉娇被选入国家队,11月参加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世界比赛,并顺利获得金牌。
挫折——
奥运前受伤错失金牌
2012年,谭玉娇作为中国残疾人举重队最年轻的女运动员,顺利入选伦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但生活却给她上了沉重的一课,赛前三个月,越绷越紧的弦断了。一次训练后,她左边的肩膀剧痛。“之前训练时也会有各种伤,我以为咬咬牙就过去了,所以就没告诉教练,只是自己偷偷地进行冰敷、抹药,结果在第二天训练时,我连20公斤的杠铃杆都举不起来,只能如实报告教练。”谭玉娇说。
在治伤期间,谭玉娇的内心充满挣扎,之前凭她的成绩,是很有实力竞争残奥会金牌的。在形容那段时间的心情时,她借用了“洪荒少女”傅园慧的一句话: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后来,她开始慢慢进行恢复训练,可是成绩明显和之前不是一回事,她也不得不接受自己无法获得金牌的事实。最终,谭玉娇在伦敦残奥会上获得了一枚银牌。“我真的尽力了,虽然我没有让国歌在赛场上奏响,但五星红旗因我高高飘扬在伦敦上空,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才22岁,奥运会,4年后等我再战。”
圆梦——
国歌因她在里约奏响
经历2012年伦敦残奥会后,谭玉娇成长了不少。她开始更专注地投身于训练中。在2013年马来西亚亚锦赛,2014年迪拜世锦赛、仁川亚残会,2015年阿拉木图亚锦赛、匈牙利欧洲公开赛,2016年马来西亚举重世界杯赛,以及2013年、2014年全国锦标赛、2015年全运会上,谭玉娇将女子举重67公斤级项目的金牌尽收囊中,而且几乎每场比赛她都打破了世界纪录,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大满贯。“在2012年之后的四年里,我稳居女子举重67公斤级世界排名第一,所有人都说,不出意外,里约残奥会女子67公斤级的金牌我势在必得。对我来说,这是期盼也是压力。”谭玉娇坦言。
谭玉娇清楚地记得,2016年9月11日下午,26岁的她第二次踏上了残奥会的赛场。她以甩开对手将近30kg的开把重量,毫无悬念地第一次试举就确保了金牌。稳操胜券后,她向世界纪录发起了冲击,在第三次试举时,她没有举起来,谭玉娇回忆,下来后教练问她,还要不要举第四次,她想都没想便回答:要!
她事后说,只要还有一线希望,自己也要去努力。第四次试举,谭玉娇再次挑战138.5公斤的重量,最终她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登上冠军领奖台,听着国歌隆重奏响,她的眼眶红了。
“这些年日复一日的坚持,手上磨出的老茧,常年不能回家的孤独,封闭训练时的枯燥,赛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以及所有苦、累、痛,在那一刻都消失了,我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我把困难踩在了脚下,站上了残疾人奥林匹克体育舞台最夺目的位置。奥运冠军,这个我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回忆3年前的那一刻时,谭玉娇依然无比感慨。
而当年没有完成的大学梦,也用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了。谭玉娇通过单招考入浙江省特殊教育学院,同时自考了浙江科技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大专毕业后,她又顺利被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残奥冠军班录取。
“荣誉属于过去,如今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东京残奥会备战中,目标就是2020年拿下金牌、卫冕冠军,为国争光!”谭玉娇说,残疾虽然能阻挠了她迈向远方的脚步,却阻挡不了她向往远方的心,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写出生活的更精彩篇章。
【奋斗金句】
1.最终,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在伦敦残奥会收获了一枚银牌。这枚凝结了我无数努力、克服了巨大伤痛才获得的银牌不是最理想的,但它是最珍贵的!
2.当我看着人民子弟兵铿锵有力往前迈进、我国的先进武器纷纷亮剑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运动生涯,正是经历了无数次反复磨练才有了完美的展现!
3.我从一个上不了体育课的残疾小孩,成为一名残疾人举重运动员,再到成为残奥会举重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16年成长,16年砥砺奋进,我举起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和梦想,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国家荣耀!
4.行进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我的青春闪耀着炽热的光芒,那是伟大祖国培养我、赋予我抗争命运、实现梦想、举重若轻的力量!
5.明年的东京残奥会,我谭玉娇一定会将中国声音呐喊得更加响亮!
【对话】
记者:作为一名世界冠军,请谈谈您对残奥会的理解?
谭玉娇:我觉得残奥会和奥运会一样,代表着世界顶级体育竞技水平。残奥会运动员们,有的人虽然没腿,但是他能跑;有的人虽然看不见,但是他能跳;有的人虽然没有双臂,但是可以射箭。他们在运动会中,用最大的努力突破生命的极限,用最大的努力做到以前不能做到的事情。他们用参与运动这种淋漓尽致展示生命力量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残奥会为此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记者:作为一名运动员,您经历过失败,也经历了成功,面对比赛,您认为最难的是什么?
谭玉娇:通过这些年的比赛,我感觉最难过的一关就是自己。赛前,我们要承受身体和心里的双重压力,如何调整好状态,让自己稳定发挥是最重要的。尤其举重比赛,我们不和对手直接接触,只是直面手里的杠铃。当你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怯弱,勇敢走上赛场,顺利举出平时最好的成绩,名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认为真正的比试,其实在平时的生活和训练中就已经开始了。
本报记者 张晶
香山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孟超
讲好红色故事是我的使命
“70年前,毛主席心中装着人民,在开国大典上高呼‘人民万岁’。70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在国庆盛典上高呼‘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这是将人民放在心中,举过头顶,是共和国对人民的致敬!”舞台上,孟超高扬右臂,眼圈泛红,微微昂起头,抑制住泪水。
11月16日,在“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中,香山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孟超获得金奖。赛后第12天,记者见到了这位80后小伙儿,听他讲述金奖背后的故事。
大赛现场引得观众共鸣,高呼“人民万岁”
孟超说他演讲的题目是《人民万岁》,“主题听起来很宏大,但却是我工作中收获到的真切感悟。”也正是由于孟超的演讲内容,引得了观众的共鸣,评委现场提议,观众三呼“人民万岁”!在10月1日晚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晚会上,礼花打出了四个大字“人民万岁”。孟超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想起了这样一位老人。
孟超说,老人83岁了,她在香山纪念馆看完了开国大典的全息影像后对孟超说:“1949年开国大典的时候,我和妹妹是扒在中南海的墙头看着天安门的方向的。今天,我终于可以看一次完整的开国大典啦!”她就是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她还对孟超说:“记得就在那天晚上,妹妹还问爸爸‘人民喊你万岁,你喊人民万岁,真有意思!’爸爸蹲了下来,把我们俩揽在怀里,动情地说:‘这样才对得起人民啊!’”孟超对李敏老人说:“那时候在香山,您天天和爸爸在一起多好啊。”老人说:“我和爸爸就一起吃过一顿饭。”李敏老人的回答,让孟超不敢相信。
作为讲解员,孟超对这段历史再熟悉不过。毛主席在香山住了181天,可就在这181天里,他亲笔写下的电报多达179份。他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谱就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诗篇,更写下了确定新中国国体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与自己近在咫尺的女儿,却只吃过一顿饭。这就是毛主席,他心里装的是国家,装的是人民。就连当初中共中央进驻北平为什么选择在香山办公,其中就有不打扰人民的考虑。”孟超说,每次向观众讲述这个故事,不仅是对这段历史的又一次学习,更是对内心的一次洗礼。“这也是我对这段历史的又一次学习。特别是今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香山革命纪念馆视察,我有幸亲耳聆听了习总书记的教诲。”
演讲词一遍又一遍地在孟超心中铭记:双清别墅,70年前党中央和毛主席“进京赶考”的地方。纪念馆前的这旗杆,全长19.49米,象征的正是1949年新中国诞生;纪念馆主体建筑的这28根柱子,是中国共产党28年浴血奋战的象征……“这里是我工作的地方,更像是我的‘家’,每一根柱子、每一块展板,我都无比熟悉。”孟超告诉记者,每一次的讲解过程,都是在像参观者介绍着自己的“家”。
做红色讲解员,只想让听众对革命历史感兴趣
金奖背后,是无数辛苦备赛的日夜。国庆节后,大赛进入冲刺阶段,孟超从早到晚练习,决心把《人民万岁》的故事讲好。临近比赛,一位指导老师给了孟超关键的点拨,“可以再亲切一点”,这让他茅塞顿开,准确地把握住了情感表达的“火候”。“压力不是来自名次,作为红色讲解员要通过比赛把这段历史好好地讲给更多观众听。”孟超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动人演讲,深深地感染了观众,决赛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还潸然泪下。其实,孟超在香山纪念馆做讲解员之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2009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毕业后,作为小语种人才,他任职在抗战馆,这一干就是10年。
“从不敢想象,自己会成为一名讲解员。”孟超坦白地说,“刚开始,觉得日复一日地讲解,有些枯燥,甚至想过换工作。”可是,当2013年的一个下午,他目睹到了一次母子互动的场景,让孟超真正意识到了自己肩头的责任。
那天,一位妈妈带孩子来抗战馆看展览,可孩子不感兴趣。妈妈说:“你去里面转一圈儿,妈妈奖励100元。”孩子这才进馆参观。可孟超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对了解这段历史不感兴趣。”但转过头一想,“红色基因代代传,我突然觉得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了。”
孟超开始琢磨讲解技巧,根据不同年龄层孩子的特点,调节语速、语调,抖包袱、给孩子们讲故事,让他们有兴趣从头到尾跟着自己听下来。“民族英雄赵一曼,留给自己孩子的不是万贯家财,只是一封家书,里面写道:‘宁儿啊,希望你赶快长大,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孟超说,很多孩子听到这个故事,虽然年龄很小,但也会感动地流泪,有的孩子还会在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悟。
载誉归来,每天仍走“赶考路”
11月17日,总决赛结束后的第一天,孟超上班了,手捧比赛时获得的鲜花,他庄严地献给了毛主席的雕像,并深深地三鞠躬。“那时候,我就想着,没有当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谈何而来。”使命感,对于34岁的孟超来说,是口中娓娓道来的讲解词,更是心中一颗坚定的初心。
观众的满意和认可是孟超最在意的。从抗战馆到香山革命纪念馆,每天,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观众络绎不绝,忙的时候,孟超一天就要讲上四五场,算起来要七八个小时。可为了让观众听得过瘾,孟超还在不断扩充知识储备,参与各种临时展览的讲解,读书看报,积累与展览有关的故事、文化历史知识,补充在讲解里。
到今天,纪念馆整整开放近三个月了,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30多万人。在繁忙的工作中,孟超与同事们主动热情地向观众们讲述新中国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讲述毛主席向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使用过的第一支话筒,讲述开国大典上的十门礼炮。这一件件珍贵的革命的文物,一段段红色故事,让观众热泪盈眶。
“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有责任将这红色文化和这红色基因永远传承下去。讲好红色故事,这是我的使命与责任。”载誉归来,孟超每天仍在走“赶考路”。
【奋斗金句】
1.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有责任将这份红色文化与这红色基因永远传承下去,讲好红色故事。
2.虽然我们平时所做的都是一些小事,可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那也是不容易的。
3.每当我向人们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都觉得是内心受到的洗礼,也是自己对这段历史的又一次学习。
4.香山革命纪念馆是我工作的地方,更像是我的“家”,每一根柱子、每一块展板,我都无比熟悉。
【对话】
记者:第一次讲解的时候,紧张吗?
孟超:紧张呀。虽然说上学时候,有上台的机会,但是1个小时不喝水,边走边讲解,手眼脑的协调很重要。记得第一次是领导查词的时候,当时,我就是背,完全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触。
记者:做了10年的讲解员,你感觉收获了什么?
孟超:十年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的确真的是不短的时间了,而且没有过踌躇,一直向前走。我发现自己每一次讲解历史的时候,都受到一次洗礼。这是精神上的,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史,思考着当下自己的“赶考路”。
本报记者 白莹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创研室主任周好璐
焕发昆曲新魅力 留得清气在人间
百年昆曲,与出身于百年昆曲世家的周好璐结下了分不开的情缘。作为昆曲第三代直系传人,勤奋好学的周好璐已经炼成了具备全面素养的学者型演员,新时代赋予她新的使命,她要让古老的昆曲焕发新的时代魅力。
出身百年昆曲世家 学习昆曲是血缘
周好璐自幼得祖母张娴及父母亲授,昆曲与京剧等专业都擅长。
1956年,爷爷周传瑛主演的昆曲《十五贯》,从江南水乡一直唱进了中南海。毛主席看了两遍后说:全国各剧种有条件的都要演。当年的《人民日报》曾用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高度肯定了这出戏的价值。奶奶张娴被业内尊称为“昆曲妈妈”。她与爷爷用尽一生的努力,传下了许多经典的昆曲剧目,培养了很多戏曲人才。
爷爷在世时经常说:“是党让我们从旧社会被人轻视的艺人,成为了新中国光荣的文艺工作者。要振兴昆曲,就先从自家孩子做起!”就这样,同样从事戏曲工作的父母,在戏曲最低谷的时候,却把周好璐送进了戏校。
“昆曲在我们家,以生理血缘与艺术血缘这两种方式,历经百年,传承到我这一代。”周好璐说她是幸运的,不但上天赋予了她具备传承艺术的条件和悟性,也赋予她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6岁时,第一次拿起妈妈给的《游园》谱子,周好璐就能毫不费力的唱出来,仿佛天生就会唱。从小在家听爸妈聊昆曲,在江苏省昆剧院的小舞台上看昆曲,回到杭州,看爷爷奶奶给学生们排昆曲,9岁时,跟在奶奶身后,亦步亦趋地学昆曲……敏思好学的周好璐,11岁考入江苏省戏校后,开始了京昆双轨的学习。16岁进入江苏省京剧院学习程派。199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深造,师从陈琪教授。
在中国戏曲学院读了本科后,周好璐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陈琪教授又极力邀请北京戏曲研究所的钱世明先生来教周好璐,而程砚秋唯一的女弟子江新荣为周好璐上程派京剧课,与此同时,还向昆曲名家张洵澎老师学习昆曲。在众多名家的指点下,勤奋好学、天资聪颖的周好璐进步非常快。
戏曲界第一位青衣硕士 钻研昆曲是本职
身为戏曲界第一位青衣硕士,老师们这样评价周好璐:她的表演含蓄细腻;扮相端庄秀丽,感情真挚;身段优美。嗓音婉转甜润,其演唱融合南北之长,尤其在吐字、归韵方面非常讲究。而这一切得益于她潜心钻研昆曲艺术、戏曲音韵学及渊源家学。
2007年,27岁的周好璐所著《圆音正考注说》一书出版,这是一本专业性极强的著述。 戏迷们都知道,尖团字在京昆的演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演员演唱时,尖团分明,能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但现在很多演员不懂尖团音。于是周好璐将她的论文《试论程派唱念音韵》扩大为《圆音正考注说》。
《圆音正考》是清朝道光年间三槐堂出版的韵书,原书早已失传,蒙导师钱世明先生倾囊相赠自己珍藏的手抄本,周好璐历时三年注说,使之成为辨别戏曲(京昆)尖团音的工具书。该书不仅将每个字都注上反切、拼音、音调、词义,还附上唱词戏例,并在书后附录简明识别尖团字的方法。最令人叫绝的是,周好璐别出心裁地将同音尖团字编成口诀或歌谣、故事,以便使用者快速记忆。
著名戏剧家郭汉城说:“周好璐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所学理论相结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为戏曲界能出这样集演、著、研究于一身的青年才俊感到兴奋。”
近年来,受中国艺术研究院之托,周好璐为数十出传统折子戏录像注词解译,完善了珍贵的昆曲资料。她还担任了2018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之北昆武生大家侯少奎老师的学术专员,南北两位百年世家传人数次合作北昆经典名剧《千里送京娘》。
弥补奶奶的遗憾 传承昆曲是使命
近年来,传承昆曲已经成为周好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她先后在北大、清华、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深圳大剧院、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各高校、单位,以及为北京市各事业单位职工开展昆曲讲座三百余场。2017年6月,新浪网直播了她在恭王府的昆曲讲座,在线听众20余万人。她的讲解文辞优美,专业性强,不乏风趣与时代感的讲座,赢得无数粉丝,被誉为“锦心绣口,昆坛才女”。
为了更好地吸引年轻人,周好璐开了个人公众号,还和抖音合作,在抖音“国粹生香”栏目里,直播昆曲的发声、走台步、演唱等,深受年轻人喜爱。
今年9月份,周好璐受邀去纽约演出。期间,主办方还为她安排了一场昆曲讲座。就在讲座的前一天,主办方对她说:“大家对昆曲挺陌生的,如果来的观众很少,你介意吗?”周好璐告诉他:“哪怕就来一个人,我也会讲!”没想到,当天却来了很多华人观众,大家都被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所打动。还有观众在现场激动的留言:“纽约需要这样静下心来的雅兴,华人需有自身文化的自信!”
“传播昆曲是我的责任,因为我出生在一个百年昆曲世家。”周好璐告诉记者,对昆曲执着的推广和传承,也是为了弥补奶奶的遗憾。奶奶去世后,她翻看奶奶的日记,见奶奶写道:京剧有世家,昆曲为什么没有世家?周好璐领会到奶奶的遗憾,同时感到自己对昆曲有一份责任。
【奋斗金句】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从祖辈、父辈、我,再到我11岁也在学戏的女儿,这是一个家族对昆曲的深情守望。要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我们全体文艺工作者必须用文化自信的力量,去坚守、去传播,最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得清气在人间,“散作乾坤万里春!”
【对话】
记者:您真的喜欢昆曲吗?
周好璐:直到现在还有人问我:“你是真的喜欢昆曲吗?”几十年如一日的研习坚守,在繁华里自寻一种清苦,于喧嚣中守得一份寂寞,我甘之如饴。因为我觉得昆曲就像我的呼吸,是我流淌的血脉。我出生在这样的百年昆曲世家,传承昆曲就是我一生的责任!
记者:您是昆曲第三代传承人,传承这几个字放在您身上,会不会感觉确实有压力?
周好璐:压力虽然有,但是我觉得还好,因为我生活在一个特别宽容的家庭里。我的祖辈、父辈对我从来没有过任何的硬性要求,我从事昆曲,我更多的感到的是幸福,感到的是快乐。所谓的传承压力,其实是一种责任,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越发清楚自己身上所背负的职责和使命。
记者: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地传播昆曲文化?
周好璐:让昆曲焕发新的魅力,是我的新使命。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剧院排演了原创昆曲现代戏《陶然情》,我饰演石评梅,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许多青年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来源于我对中国共产党崇高信仰的理解,因为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场演出,都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也让我更加珍惜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用古老昆曲传播红色文化,是我们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
本报记者 孙艳
北斗星通战略发展中心总经理潘凯
见证北斗从无人知晓到“照耀世界”
定位系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对于老百姓熟悉的GPS,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起步晚了20年。让“北斗”飞天成功的是我国卫星研发以及发射团队,让“北斗”深入百姓生活的,是将北斗卫星导航民用化付诸实施的企业。潘凯所供职的北斗星通就是围绕北斗进行民用化应用的企业。2004年,北斗星通获得首个北斗运营服务资质。该企业研发出世界首款兼容北斗的多系统多频点高性能的卫星定位导航芯片,从此结束了我国卫星定位导航领域长期无芯的历史。最近,本报记者走进北斗星通,听潘凯讲述北斗的20年历程。
艰难地推广:从海洋渔业打开局面
经过多年的宣传,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了“北斗”。潘凯说,“在十几年前为了向客户解释什么是北斗,公司的营销人员可费了大劲儿了。”潘凯笑着说。
什么是北斗?潘凯说,我国曾经因为没有自主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无论在军事还是民用等诸多领域,都不得不依赖国外的定位系统。如果哪一天外国人给我们关掉了他们的导航系统,那么将会给我们社会生活以及国家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在这样的背景下,200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国家。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51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系统不仅摆脱了国外在这方面的垄断地位,而且还在拥有全部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短报文通信。
“在2004年,我们公司取得北斗民用牌照开始,就承担着为北斗‘培育客户’的任务。”潘凯说,那时GPS已经成熟运转多年,深入人心,而北斗刚刚建成不久,还不为人所知。因此,早期北斗的推广一度十分艰难,公司员工也急于拓宽业务,让北斗在百姓生活中用起来。
“其实,相较于GPS,北斗也有自己的特点。北斗有短报文通信功能。特别受渔政、水文监测和森林防火部门的青睐。”潘凯说,GPS只能告诉你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如果使用北斗,在有台风的时候,渔政部门可以通知所有渔民;渔船在大海上出现危险,也可以通过北斗发短信求助,渔政系统可以告知最快的救援需要多长时间。
海洋渔业,成为北斗打开民用局面的契机。2004年开始,北斗星通启动海上渔船的定位导航与救援领域项目。“这个项目非常棘手,国内渔船上使用的基本都是进口导航设备。国产的产品怎么卖出去,怎么得到用户的认同?”潘凯说,由于不熟悉渔船的实地作业环境,“北斗终端”在初次改进时为避免海上盐雾腐蚀金属,特地选择了质量最好的铝,没想到碰到绑缚支架的铁,腐蚀更厉害了。出趟海,设备就烧坏了。后来,项目负责人将半年期间售出的400多台设备全线召回,严控质量,同时,在每个渔船停靠点存放备货及安置客服人员,出现故障30分钟即可更换新品。而进口设备邮寄返厂修理周期长达两个月。“这样坚持了一年多,国内渔船上已经几乎找不到进口导航产品了,‘中国研发 中国制造’占据了优势。”
2006年,经过激烈的招投标,北斗星通与渔政部门签订“南沙渔船船位监控指挥管理系统”项目合同,南沙海域近900条船安装了北斗星通的导航定位产品。根据北斗星通的统计,目前已经有近5万条渔船使用该公司导航定位系统。
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国“芯”的出生
与计算机行业类似,导航产业的技术制高点也是国人熟知的芯片,芯片的研发难度在导航领域是最高级别的。“卫星导航缺芯,是国家重大的安全隐患。芯片就像我们的大脑一样,是卫星定位导航应用的技术核心,只有研发和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芯片,才能够彻底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潘凯说。包括芯片在内的研发是一件艰苦的工作,“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相信,我们一家民营企业能够有实力研发和制造芯片。”潘凯说,2010年,北斗星通用将近三年的时间成功研发出了世界真正意义上的支持多模多频架构的卫星定位导航芯片,从此结束了我国卫星定位导航领域长期无芯的历史。潘凯介绍,所谓多模多频,通俗地说就是这款芯片可以接收到世界上现存所有导航系统的信号。“以前也有同行号称研发出了导航芯片,但是这些芯片的启动都需要GPS信号进行触发,显然还是基于GPS的芯片。我们公司研发出的这款芯片,是兼容的多模多频芯片。最重要的是,它是纯正的‘中国制造’。”目前,公司在卫星导航芯片、模块、板卡、天线等基础产品在各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广泛地应用:从地震、渔船到点餐、打车
20年来,北斗一步一步走进了百姓生活。
潘凯介绍,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灾区交通和通讯中断,关键时刻,“北斗一号信息服务系统”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地震第二天,北斗星通的小分队急进汶川,携带多台“北斗一号”终端机实现了各点位之间、点位与抗震救灾指挥部之间的直线联络。来自震中的第一幅画面,第一个声音,通过北斗传了出来,并通过广播电视传入千家万户。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MH370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装有北斗定位导航设备的中国海警3411船最先展开搜救。
2014年,“北斗”踏上享誉中外的丝绸之路,为“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开车集结赛”提供现场指挥、赛事判定、应急救援等服务。在赛事中,所有参与车辆都配备了北斗行车记录仪、北斗车辆导航仪、北斗车载一体机。通过指挥车搭载的车辆调度指挥与移动监控系统,赛事组织方不仅可以全程掌握参赛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轨迹等动态信息,为赛事判定提供依据,还可以利用北斗短报文及GSM两种通信方式,根据车辆行驶态势完成对整个车队的指挥调度,并为参赛车辆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作为首家拥有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的公司,北斗星通的产品目前出现在一百多款智能网联汽车上、多家共享单车上、无人机上、传统测绘领域、网上订餐平台、电力系统等各个导航领域。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官方网站消息,2018年度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年检审查结果,年检合格的单位有150家。这些企业都在为北斗的应用作出努力。
潘凯作为北斗应用的从业者,见证了北斗逐步走进百姓生活的发展历程。“到2020年,我们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会覆盖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到那个时候,它将不仅仅是中国的北斗,还将成为世界的北斗。”潘凯说。
【奋斗金句】
1、把每一次宣讲都要当做第一次去认真对待,就想把北斗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2、我们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会覆盖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到了那个时候,它不仅仅是中国的北斗,它还将成为世界的北斗。
3、北斗的“自主、独立、兼容、开放”的全球化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
4、那共同的北斗,共同的梦想;定让那万丈光芒,照耀世界!
【对话】
记者:这次大赛获得了金奖,你觉得做营销和演讲差别大吗?
潘凯:对我来说,我觉得我所从事的营销工作与演讲差别很大。一开始接到演讲的任务心里非常忐忑。不过,我在参赛时就越来越放松了。因为我说的不是我自己的事儿,我是个见证者,我说的是北斗这项事业。一提到北斗,我就特别兴奋。我没想到自己能走这么远,我只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北斗。
记者:你的工作是营销北斗导航产品,你在工作中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潘凯:我经常会被出租车司机或者亲属们追问是不是又发射卫星了?还经常跟我说,“你们公司真棒啊,发了那么多卫星!”我老得解释,我们公司不是发射卫星的,是将北斗应用于百姓的公司。虽然北斗卫星发射和卫星导航应用经常被人们混淆。但是我觉得,能有这么多人说起北斗,说明北斗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被人所知。我在这个行业工作,感到很幸福。
本报记者 李婧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首钢工学院自考网:你拼搏的样子好美——听时代新人讲述奋斗故事由自考帮手网自考学校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首钢工学院自考网:你拼搏的样子好美——听时代新人讲述奋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