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学校 > 自考学校  >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自考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宁夏:塞上江南展新颜 创造美好新生活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自考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宁夏:塞上江南展新颜 创造美好新生活(图1)

新华社银川8月7日电 题:宁夏:塞上江南展新颜 创造美好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王永前、何晨阳、于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宁夏考察,作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宁夏“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奋力前进,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塞上儿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人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时,强调“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宁夏明确沿黄各市县区断面水质标准,分段治理、严格监测,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倒逼沿黄市县区保持水质达标,近10年来先后投入1150多亿元生态环保资金,实现域内劣Ⅴ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全面清零,黄河宁夏段连续5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

位于黄河分水口的宁夏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2022年7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宁夏把系统观念贯穿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全过程,将贺兰山、罗山、六盘山等境内生态屏障,视为黄河生态系统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以“黄河大保护”为主线,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在贺兰山,一律停止矿产资源开采行为和项目审批,投入近150亿元资金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完善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污染的联防联控,建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等措施,空气优良天数连续六年达到300天以上;雪豹、鸽子鱼等珍稀野生动植物重现,塞上江南越来越美了。

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崇岗镇的贺兰山东麓黄屯子生态修复治理工程(2022年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10年来,宁夏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通过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逐步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型。

4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主要指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在全国拥有一席之地……10年间,宁夏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翻了一番,迈入全国二类创新地区。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宁夏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这是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夜景(2022年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近年来,宁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抓“双碳”战略机遇,大力探索以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为主的能源转型发展新路,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单晶硅棒产能约占全球六分之一,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能源绿色“蝶变”新路正在开启。

宁夏石嘴山市星海湖(2022年5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10年间,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先后跨过2000亿、3000亿、4000亿3个千亿元大关,人均GDP翻了近一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正在逐步破解。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农户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黄花菜基地采摘黄花菜(2022年7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尽锐出战,80.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西海固于2020年11月彻底甩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

数据显示,10年间,宁夏农民收入增长2.26倍、达到15337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96倍、达到38291元,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增长2.63倍、达到12786元。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农民收入增速,这三个“高于”成为宁夏扎实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底气所在。

2022年8月4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白墩村村民王航弟在自家二层楼房前。她手里拿着的是10多年前住房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我们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全力推进101项帮扶支持政策落地。过渡期内计划实施项目6970个、总投资857亿元,努力打造塞上乡村乐园。”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说。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已成为重要力量之一。

闽宁村——这个在1997年搬迁设立、由福建和宁夏共同建设的生态移民点,如今已从当时的8000多人的贫困村,发展成为拥有6万多人的闽宁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持续不懈的助力下,闽宁镇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种植、养殖、劳务、旅游等产业,让大批移民成为产业工人,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移民之初的500元增至1.6万元,增长了30多倍。

拼版照片:上图为建设初期的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景象(资料照片);下图为2021年6月3日拍摄的宁夏永宁县闽宁镇(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目前,已有6700多家福建企业入驻宁夏;每年有5万多宁夏人在福建务工;宁夏已相继“孵化”出160多个闽宁示范村……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福建和宁夏已形成深度互嵌的产业协作方式,新时代的“山海情”,正跨越山海,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大道上续写。

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人心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各民族都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聚人心”。

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基础深厚,是宁夏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宁夏积极推动各民族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治区党委将民族工作纳入自治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制定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修订完善民族工作相关政策法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法治基础更加牢固。

宁夏坚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开学第一课”、团日队日、主题班会等,推进共同体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等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这是位于宁夏石嘴山市的宁夏金晶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玻璃深加工生产线(2022年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如今,宁夏5个地级市已全部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2个县(市、区)中有17个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区)。每年9月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月”近10年来从未间断,“邻里节”“结对子”等互学互助活动,使各民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增进感情、促进团结。

在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汇集了来自9个乡镇的800余户多个民族移民群众,邻里之间没有院墙之隔,每遇婚丧嫁娶,大家相互走动,宛若一个大家庭。近年来,亲如一家、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已成为宁夏各族群众最普遍的生活方式。

10年砥砺,征途如虹。720多万宁夏各族干部群众正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新篇章。

海报设计:钱程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自考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宁夏:塞上江南展新颜 创造美好新生活由自考帮手网自考学校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自考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宁夏:塞上江南展新颜 创造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