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职业技术学院自考网 应读尽读 职业教育助力巴中精准扶贫
- 自考学校
- 2023-03-24 10:39:33
编前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职业教育因其专业选择面大、政策扶持力度高、应用性强,从而成为贫困家庭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我市在切实办好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亮点措施频出,感人故事频现。本报今日关注巴中职业教育中的亮点和温度。
记者从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近年来,我市通过建立控辍保学专账,完善县、乡镇、学校、村居和家庭“五位一体”控辍保学体系,全市坚决守住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失学辍学“两条底线”,确保适龄学生应入尽入、应读尽读。充分发挥教育资助的“兜底”作用,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资助“一人不少”“一分不少”。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为10.8万名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8.3亿元。我市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用好用活用足优质学校资源,努力让更多的贫困学生接受优质教育。2014年以来,争取国家和地方两个专项计划位居全省第一,多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专项计划。
我市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紧盯8.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就业现实问题,持续强化控辍保学专账保障就读机会到人、教育资助专款救助贫困学子到人、招生计划专列惠及优质资源到人、职业教育专培精准贫困对象到人、薄弱学校专建标准化建设到校等措施,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的同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让有志者应读尽读,通过解决一人读书,帮助一人就业,带动一个家庭脱贫,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通过整合运用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资源,持续提高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融入度”和“贡献力”,全力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技能储备、发展生产就业。我市着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需要,创新开办巴中村政学院,举办村级后备干部人才“专修班”,开发党性教育、村镇治理、村镇工作基础等“3 N”特色课程;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订单培养的方式,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合作推行工学交替、定向培育实用技术人才,采取职业教育学校、研究院、专合组织、养殖农户、市场相结合方式,发展专合组织和养殖大户。依托中职学校教育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定向培养、开办农民夜校、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特色种养殖技术培训,有效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故事一
“好好读书,以后当一名称职的教师”
——叛逆女生“变形记”
一身校服干净整洁,坐在椅子上腰板挺得笔直,即便是喝水,也是双手捧着水杯……坐在记者面前的李小菊斯文有礼且大方得体,只是耳垂上亮晶晶的小耳钉,透露出这是个“有故事”的女生。
“别看她现在乖巧,去年‘扯’得狠。”平昌县通用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在一旁笑呵呵的揭李小菊的“底细”。在重返学校前,李小菊可没让人少费心。还在读初中时,她就因厌学而十分叛逆,后来辍学去浙江打工,老师们做了几个月思想工作无果,后来还是当地党委政府和学校联合派出工作组,来回奔波3600公里找到她,让她重返校园。
辍学打工,她在美发店当学徒
今年16岁的李小菊家住平昌县板庙镇望山村,父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年在外务工。因缺乏关爱和监管,李小菊显得十分叛逆。进入初中不久,便开始厌学。
“家里人都读书少,当时我也觉得读书没意思,不如出去打工挣钱。”李小菊说,在父母的默许下,2019年4月,她辍学到父母务工的浙江温州,一方面追寻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也想见见外边的世面。
离开了学校的约束,李小菊一度觉得自己新的人生开始了。然而在温州待了一段时间后,她又觉得一切和想象的不一样,要找个工作,对于没文凭、又没成年的她来说太难了。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有美容美发店招学徒,便兴高采烈的去应聘,随后便在这家店里待了下来。
每天学习美甲、洗头、吹发、洗脸等业务,李小菊想着同学们还在教室读书,而自己已经可以挣钱了,心中暗自有些得意。“虽然当学徒一天只有50元,但自小家庭贫困的我觉得这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当时觉得这样的生活不错。”李小菊说,那时她还立下志向,以后要当一名美发师且自己开店当老板。
往返3600公里,家乡工作组成功劝回
当李小菊开始学徒生活时,远在1800公里外的家乡平昌,不少人却因为她的离去而着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不但政策上不允许,而且本着为学生本人负责,也必须劝她重返校园。”板庙小学校长刘德政介绍,从2019年4月李小菊辍学开始,学校便开始电话劝返,但一直到学期结束都没有成功。学校将此情况上报,平昌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要求劝返李小菊,安排好入学工作。
随后,由板庙镇社保服务中心主任孙明政、学校教导主任兼班主任张捷组成的工作组,于2019年9月23日踏上了劝返路。孙明政介绍,他们先找李小菊父母,但对方说“看娃儿意见”;找到李小菊本人,她又坚决不回去读书。当天晚上,工作组请了十多个在温州的老乡吃火锅,大家轮流帮着做李小菊及其父母的思想工作,终于在第3天晚上取得进展。第4天上午,工作组继续做李小菊的思想工作,最终她同意重返校园,不过因为吃了没技术的亏,她想读职中。在当地走访了一番后,工作组发现这里的职业教育水平未必比家乡好且费用昂贵。在向平昌县教育主管部门反馈后,工作组和李小菊父母决定让其回到平昌,到该县通用职业技术学校读书。
期间还有一个插曲,李小菊当学徒所在的店拒绝发放当月工资,工作组找到当地居委会上门与老板协调,讨回了当月14天的700元工资。
感恩教育,昔日叛逆女生大变样
“工作组从温州回来的当晚,我就见到了李小菊。”平昌县通用职业技术学校团委书记兼德育主任薛小军说,厌学的叛逆学生并不鲜见,但达到这种程度的很罕见。戴着耳环、披着头发、穿衣也比较时尚,可能是看到李小菊骨子里有着改变现有生活的渴望,学校打破常规,安排她到文秘与幼教专业五年制大专班就读。当地在对李小菊家实施危旧房改造的基础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纳入低保等政策,解除了李小菊求学的后顾之忧。
“扶贫要扶智,但是教育扶贫首先就是要开展德育教育,包括树立学生的品德观、正确的人生观、感恩教育等。”薛小军本身也是李小菊的钢琴老师,他通过日常授课等沟通,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养成教育。对于曾经厌学的李小菊而言,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应用性为主,专业主要学习美术、沟通技巧、音乐、计算机、舞蹈、心理健康等,即便有语文课,其难度也有所降低。
一年时间过去了,李小菊逐渐变得自信阳光,曾经叛逆厌学的她喜欢上了校园。前不久,她还回到板庙小学,以自身经历告诫同学。李小菊说,庆幸自己在各方面帮助下重返校园,她原先的想法太幼稚,在职业学校就读让她打开了另一扇天地,感谢所有人的关心,自己要好好读书,今后要当一名称职的教师。
故事二
“不读书真的看不见未来”
——打工妹“返校记”
7年前,因为家庭贫困离开了校园;外出闯荡六年后,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肖江玲以22岁的“高龄”重返母校继续学习。她曲折的经历和丰富的阅历,是同学们眼中的“传奇”。
外出打工多年拿着5000元的月薪,她为何要重返校园?和一群比自己年龄小五、六岁的大孩子当同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肖江玲说,因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这份经历值得。
退学务工,知识缺乏让她迷茫
在平昌县通用职业技术学校2019级文秘和幼教专业班级50多名学生中,肖江玲是个特殊的存在:今年22岁的她是年龄上的大姐姐。同时,她还曾是该校2013级的文秘和幼教专业学生,“失去”的这六年,她外出打工了。
肖江玲家在平昌县云台镇福乐村,父亲腿有残疾,母亲身体也不好,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兄弟姐妹4人,两个姐姐都早早外出打工。2013年,15岁的肖江玲在职业学校就读了半学期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加之考虑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弟弟,她退学外出打工。
最初三年时间,她在湖北的制衣厂务工,收入很低。2017年到了北京,在一家日式餐厅当接待和收银。“工作量很大,每天上班要12个小时,一个月只能休息4天。”肖江玲说,月工资有5000元,但在北京算是低收入,为此每个月她拼命地省钱、存钱。
正是在北京打工的经历,让肖江玲对以后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日式餐厅,接触的大都是白领,文化程度和教育水平高。肖江玲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工作中受到的委屈,也让她觉得当前工作并非长久之计,必须要有知识才能改变现状。
2018年起,肖江玲就准备为自己“充电”。她去咨询英语补习班,一年2万多元的费用让她望而却步;打算参加成人高考或自考,但只有初中基础的她难度大、花费高。转机在2019年出现,福乐村的驻村工作队由云台小学教师组成,驻村工作队员刘峰云还是肖江玲的初中班主任。
刘峰云告诉记者,在驻福乐村时,看到肖江玲的名字便主动向其母亲要了她的联系方式。2019年春节前,刘峰云再次遇到肖江玲时,了解到她有继续求学的念头后,刘峰云第一时间了解教育政策,并联系到平昌县通用职业技术学校,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重回校园,努力给自己“充电”
“当继续读书的机会真正到来时,我也很犹豫。”肖江玲说,当年的同学有的都当妈妈了,自己再回去读书合适吗?虽说对现状不满意,但每个月也有几千元收入,加之当时打工的餐厅正要给自己升职,一旦选择读书这些都将失去,划算吗?不过最后在家人的支持下,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时,肖江玲还是回到了时隔6年的校园。
尴尬很快到来,肖江玲发现当年在职中的同班同学已成为自己所在班级的沟通技巧课老师。最让她哭笑不得的是,她要面对那些和自己年龄、认知水平都不在一个层面的同学。
毕竟经历了6年的社会磨砺,肖江玲很快就适应了各学科的学习,除了舞蹈,相比更年幼的同学们,她的身体韧度肯定不够,这让她花费更多的功夫去学习各种动作。
“最初看到同学时觉得他们幼稚。”肖江玲说,在她看来,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不强,自我中心突出,经常做事考虑不周全,这让她很烦恼。就拿个人卫生来说,由于每天都有舞蹈课,如果不常洗舞蹈鞋,味道就很难闻,她要求同学们每天要洗鞋,但总有同学偷懒;检查寝室时,她经常发现有的同学洗衣服一泡就一整天,内务整理也不符合要求。还有的班干部责任心不强,只是知道安排任务,不知道以身作则……
“经过近一学年的磨合,她配合老师把这个50多人的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自己也得到锻炼,体现出很强的综合管理能力。”班主任苟文说,能够放弃曾经的工作并克服年龄上差距,肖江玲的毅力令人佩服,相信经过学校的系统培养后,她的人生还有更大的舞台和更广空间。
“不读书真的看不见未来。”肖江玲说,现在她只想多锻炼自己、好好学习知识,为人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自考网 应读尽读 职业教育助力巴中精准扶贫由自考帮手网自考学校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巴中职业技术学院自考网 应读尽读 职业教育助力巴中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