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分析,教材与教法分析的核心是什么
- 自考书籍
- 2024-04-18 16:15:01
1、教材与教法分析的核心是什么
(原载体育教学2011年第4期) 教材与教法分析是教学设计及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在对教材与教法作出正确、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作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一、 教材分析的核心是什么1.为什么要分析教材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内核和教法运用的重要前提,缺失教材的课程是空城之计,而脱离教材的教法则是无的放矢。教材又是课程与教法之间的中介和联结,只有通过教材,才能实现课程目标,只有通过教材,教法才有用武之地。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看,教材属于教育信息的范畴,而教育者只有把教育信息转换为自己所熟悉的符号,并遵循教学规律和经验译成信息意义,才便于受教育者更有效地接受信息,教材分析就是一种对教育信息重新译码的过程。没有对教材的正确和具体分析,就难以针对性的制订教学目标,拟定教学策略取向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首先对教材做出正确和具体的分析。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提供具体的教材内容,体育就成了学校中唯一需要教师自己动手选择教材的学科,而选择教材首先需要对浩瀚繁杂的体育内容作出分析,明确哪些内容可以进入体育课堂成为教材,哪些内容不宜成为体育教材,即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材分析前还必须对候选体育教材进行预先分析和筛选。为什么棋牌类、拳击、钓鱼、台球等活动不宜作为体育教材,就是这种预先分析和筛选的结果。2.教材分析的核心是什么如果说教材分析有个核心的话,那么这个核心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宛如一个有层次的圆核,其层次由外向里分别是教材的价值、教材的特点和教材的重点,这些因素又分别制约着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策略的取向和教学方法的选择。(1)教材价值的分析核心的最外层是教材的价值。教材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制订,我们一般可从健身性和教育性两个方面对教材价值进行分析。一是教材的健身价值,虽然实践类体育教材都具有健身价值,但具体的健身指向或重点却并不一样。如田径运动对增强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和提高跑跳投能力效果极佳;体操运动对发展力量、协调及前庭分析器的机能稳定性有独到之处;球类运动对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分析判断能力、对抗能力等效果良好。二是教材的教育价值,不同教材的教育价值也存在差异性,如体操教学中特殊的保护帮助手段对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精神有良好作用;耐久跑对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坚毅的意志品质效果良好;跨栏跑、支撑跳跃等能有效改善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等等。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和教材的价值相吻合,而不能凭空臆造。例如在单双杠教材的教学设计中提出“增强弹跳力”的目标,就属于目标与教材价值相脱离的臆造。又如有的教师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这一教材的教学设计中提出“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的目标,这就和单手肩上投篮这一教材的价值相去甚远,也是一种脱离教材价值的主观臆造。(2)教材特点的分析教材价值层面的下面是教材的特点。教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策略的取向。不同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主导运动能力的角度看,教材具有体能性或技能性的特点;从会做和不会做有无明显界限的角度看,教材具有突变性和渐变性的特点;从动作属于人为创编还是与生活相联系的角度看,教材具有创编性或生活性的特点;从运动项目的竞技特征看,教材具有对抗性或表现性的特点等等。另外,从学习掌握技能的途径这一角度看,有些技能具有自主习得性,即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经验积累便可自主形成动作技能,如走、跑、跳、投、攀、爬、钻等。有些技能具有模仿习得性,即模仿跟做是学习这类动作的主要途径,如体操、武术、舞蹈里面的许多动作,主要依靠模仿学习。有些技能具有对抗习得性,即技能的真正掌握必须经得起比赛对抗的检验,而且在对抗中还可能创造性地做出新动作,如各种球类项目的技术动作。过去我们多从运动项目、技能分类或锻炼价值等视角出发分析教材特点,却很少从技能习得与教法选择等学习的角度审视分析教材。其实,教材的不同特点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教法,这里面应该存在某种可遵循的规律、是一个大有开发前景的教学研究空间。如“快速跑、耐久跑、障碍跑、蹲踞式跳远、轻物掷远”等教材具有生活性、体能性和渐变性的特点,其技能学习具有自主习得性,即这些动作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密切联系,到了一定年龄和经历了足够的生活、游戏等实践后,便能自然、本能的完成动作。在这些教材的学习中,学生有可能在教师没有讲解示范的情况下进行完整的尝试性练习,那么,教师完全有可能采用先练后教,边练边教,自主探究等方式进行这类教材的学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改进、巩固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少年拳、韵律操、舞蹈、双杠屈伸上、直腿后滚翻”等教材具有创编性、突变型和表现性的特点,其技能具有模仿习得性,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较少,属于那种不学不会的动作,学生无法在没有感知教材的情况下进行完整的尝试练习,因此,教师就应该采用接受式的教学策略,要先教后练,循序渐进,用示范、讲解、诱导、辅助、帮助保护、程序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不管什么教材都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或者不管什么教材都是接受式学习的老一套,我们必须摒弃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态度。(3)教材重点的分析教材分析核心的最里层是教材的重点。教材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练习形式,决定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着眼点、着力点和着手点。就运动技能教材而言,教材重点一般是指教材的关键技术环节或动作要领。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教材重点的“点”往往不止一个,而是两个甚至两个以上“技术点”的结合或配合。如跳跃项目中助跑和起跳的结合;投掷项目中助跑和最后用力的结合;跑步的蹬摆结合;双杠挂臂屈伸上伸腿、制动与两臂压杠的配合;技巧前滚翻蹬地与团身的配合等。只有准确抓住了教材重点,教师才可能针对重点来设计有效的学练方法,才可能根据重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进行辅导纠错。很多教师在前滚翻教学中都把团身作为重点而忽略了蹬地,以为团身好就能翻滚的圆滑流畅,结果很多学生虽然团身很好却总是不能圆滑流畅的完成滚翻动作,原因是他们没有做出有效的蹬地动作,失去了翻滚的动力来源,这就是没有抓住教材“技术点”的结合而造成的失误。没有把教材难点列入教材分析的核心是因为难点具有主观性和动态性,在不同的学习对象身上和不同的学习阶段,教材的难点可能是不确定的,教师很难在课前就预设好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教材难点。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意观察,相机行事,因人、因时而异地确定教材难点。教材价值、特点和重点分别制约着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取向和教学方法选择,因此,教材价值、特点和重点应成为教材分析的核心或重点。如下表所示:教材分析 分析要素制约对象教材价值教材特点教材重点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勇敢、坚毅、合作、自信等体能或技能、创编或生活、对抗或表现、突变或渐变等关键技术环节或要领、技术点的结合、配合等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取向教学方法选择 二、教法分析的核心是什么教法分析的核心是教法是否具有适切性,即某种教法是否适合、贴切某项教材和某些学生,是否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并通过教材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适切的才是有效地,不适切的就是低效的甚或无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教法的适切性。1.教法是否适切教材教法是否适切教材指的是教学方法能否有效或高效的促使学生掌握教材和通过教材促进学生发展,即能否“因材施教”(这个“材”指教材)。例如“跪跳起”动作的重点是摆臂制动与两腿压垫的配合,有的教师让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人拉着练习者的双手用力往上提拉,帮助练习者完成跪跳起动作,结果反而破坏了练习者上下肢的配合,一旦失去帮助外力,学生仍不能独立完成动作,这一教法设计就背离了教材的技术重点。有的教师在教授鱼跃前滚翻时,设计了远撑前滚翻、兔跳、越过较低障碍物的前滚翻等练习帮助学生体会蹬地、双手撑地和短暂腾空的动作,结果学生很快掌握了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这是因为远撑前滚翻和兔跳等练习在用力方法、动作结构等方面与鱼跃前滚翻很相似,是有效的鱼跃前滚翻诱导练习,这一教法设计符合体操教材的诸多特点,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教法是否适切学生教法是否适切学生指的是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等特点,即是否“因才施教”(这个“才”指学生)。脱离学生实际的教法设计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闹出笑话。如有的教师对中学生采用情景教学法,让他们用沙包“炸敌人碉堡”、“打敌人飞机”等,结果学生练习几分钟后便兴趣全无,应付了事。还有的教师让小学生长时间进行某一练习而不变换练习形式和内容,结果是小学生很快就注意分散,兴趣下降,练习效果大打折扣。再如有的教师让小学生在罚球线外练习单手肩上投篮,结果很多学生由于距离较远而力量不够,出现动作变形的错误。以上例子都是教法不适切学生心理或生理特点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最具有适切性的教法“因才施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法分析的重点所在。3.教法是否适切“错误”体育教学方法体系中有一类叫做纠正错误法,是指教师用来纠正学生动作错误的一些特殊的方法手段。学生发生动作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必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纠错方法不适切动作错误就像医生乱开方,下药不对症,难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如学生练习前滚翻时由于蹬地无力或没有蹬地而造成翻转困难,教师让学生两脚夹一条纸片做前滚翻,结果学生仍然不能流畅的完成前滚翻。因为两脚夹纸片这个方法对改正分腿错误有效,而对没有蹬地或蹬地无力造成翻转困难这一错误毫无适切性,是不管用的无效方法,有效的方法应是让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反复练习蹬地动作,因为这才是具有适切性的,管用的,有效的方法。说来道去还得应了那句老话:“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最适切的教法,从这一角度看,教法分析的核心就在于它的适切性如何,在于能否“因材施教”和“因才施教”。
2、教材教法主要学什么内容?
教材教法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
通过教材教法的学习,应知道课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明确课程教学的大纲,具有分析教材、编写教案和进行常规教学的能力,并且能够对课程教学中的规律进行初步的研究。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
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3、教师考试教材教法是什么意思
教材教法是师范专业大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不同专业的内容不一样,例如物理专业叫做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实际上这个名字是简称,这门课程涉及的是教材的分析和教学方法。简而言之,学习如何教书。
考试内容是主观和客观题考的。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实践知识如写教学设计,上课案例分析等。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
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和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教学方法的内涵 重点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
⑴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⑵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⑶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来源:百度百科-教法
4、初中图形与几何教材分析,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初等几何研究答案?
门永秀(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李孝诚
摘要: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与英国牛津版Maths Links教材中“几何变换”的内容从组织组织、知识内容、相同知识点处理方式、例、习题设置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不同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三点启示:教材简明和细节处理教材要突出转换的本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几何变换; 文本比较
“几何变换”主要包括图形轴对称、图形旋转、图形平移和图形相似等内容,是全体学生识别图形、发现图形内部联系、探索推理论证思路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和推理论证能力。
英国数学教材在“几何变换”内容的处理和组织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就英国牛津大学2009年出版的Maths Links (以下统称《牛津教材》(和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以下统称《北师大版教材》)的内容组织和组织、知识内容、知识内容
一.中英教材内容编排与组织比较
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几何变换”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旋转、中心对称、线段比例、相似多边形、相似三角形、相似条件和性质、相位等,内容编排顺序为七年级下卷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八年级上卷第三章“图形平移与旋转”
牛津教材主要是对称轴、平移、旋转、旋转对称、放大和缩小)、( Enlargement and reduction ) 比例图( Scale drawings )等,7年级第13章“变换与对称”8年级第9章“变换”Transformations and symmetry )”
英国教材每年只学一章几何转换知识,内容比中国少。
北师大版教材的编排,重点是所有知识点都在一章里由浅入深。
例如,七年级下卷第7章《生活中的轴对称》中,了解轴对称图形后,就可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然后逐渐推广到等角二分线、垂直二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与轴对称性质和结论相关的知识点,最后深入研究对称轴性质。 本章给出轴对称的大部分知识点。
牛津教材注重知识学习的阶段性,在内容编排上侧重于随着年级的上升知识点越来越深。
例如,在七年级学生中,可以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且只需要知道哪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仅是一个,而且哪个图形都没有对称轴的基础内容。
上八年级先找出七年级图形的对称轴,然后增加正多边形的对称轴。
由此可见,北师大版教材就是要集中组织同类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整体性。
牛津教材的特点是将知识点分散配置在系列教材的章节中,通过知识点的螺旋上升来加强学生的学习。
二.中英教材知识内容的比较
1 .知识引进的比较
知识的导入方法体现了教材的编写风格。
在牛津教材中,各章的开头给出了本章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实例,这样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就能实际联系起来。
北师大版的教材在制作时也使用了同样的方式。
不同的是,牛津教材在引入新知识的同时,在序言部分设置了三到四个习题来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但北师大版教材中没有检查性习题的设置。
北师大版教材中“几何变换”各节知识点的引入采用“情境问题数学概念”的方式。 即:首先设置实际问题的情况,引出本节学习内容的定义、概念和性质,逐渐深入,知识难度螺旋式上升。
这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几何变换》各节知识点在牛津教材中的引入,只有一部分内容是提供情境的,而且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情境的意义,纯数学知识内容的比例很大。
牛津教材在每一节的开头列出了本节的学习目标,接下来的内容编排将围绕本节设定的学习目标展开。
例如,七年级13a (第13章第1节)“Lines of symmetry”提供了一个学习目标为Find lines of symmetry,然后立即查找对称轴的示例。
牛津教材的这种知识导入方式使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教与学目标,教学更具针对性。
2 .知识呈现顺序比较
北师大版教材在“几何变换”内容下的知识表达顺序为:轴对称平移旋转相似。
牛津教材在“几何变换”内容下的知识表达顺序为:对称轴反射平移旋转旋转对称放大与缩小相似比例图。
因为北师大版教材的中心轴对称内容包括反射,类似的内容包括牛津教材的放大和缩小、相似的内容。
因此,两版教材知识点的提示顺序基本一致。
这也与“几何变换”内容本身的内容组织有关。
在具体章节中,北师大版教材的知识顺序为:根据情境问题引出学习内容知识点概念、定义例题随堂习题。
牛津教材知识的顺序是本节的学习目标知识点概念说明概念的具体应用例题习题。
从知识顺序可以看出,北师大版教材的学习顺序是学习什么学习的内容应用练习的深化。
牛津教材的学习步骤为:明确需要学习的知识学习如何解决相关知识问题应用平行练习。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北师大版教材的知识表达顺序和学习顺序正在逐步推进。
牛津教材的知识呈现顺序和学习顺序可以理解为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
北师大版教材《几何变换》的知识分散在篇章中,各章是独立的,篇章之间联系不大。 但是,在同一章的各节中,有的知识点很浅(例如7年级下卷第7章“生活中的轴对称”),有的知识点则先平行后连接(例如8年级上卷第3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牛津教材中“几何转换”的知识在一章中,内容分散在各节,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完整性与前后内容的关系。
三.中英教材相同知识点处理方式的比较
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理念的不同,对同一个知识点不仅要求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的知识侧重点不同,而且解题方法也不同。
以牛津教材中的平移制图为例,体验一下两种版本教材的区别。
结合北师大版的内容,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北师大版的教材有一个严密的讲解过程,牛津教材只是简单的口语描述。 其次,牛津教材中的平移是在坐标系上进行的。实际上,在牛津教材的“几何变换”的知识内容中,几乎所有的图形都是通过坐标系和体量进行变换的,而且这种平移方法必须依赖于坐标系才能顺利进行。
北师大版的教材中也有在框内移动图形的练习,但被作为简单的习题处理。
四.中英教材例题和习题设置比较
由表1可知,从习题数来看,北师大版的教材习题数约为牛津教材习题数的两倍。
北师大版教材和牛津教材均在每节后设置习题,各章后设置复习题。
不同的是牛津教材中没有设置习题,北师大版教材中没有设置课前回顾检查题。
中英教材的习题都是基于本节所学知识点的设定,这样过渡和巩固。
北师大版教材复习题是本章知识点的整合和混编,而英国教材复习题则由各节的知识内容来划分。
另外,北师大版教材的习题选自知识技能、数学理解、解题、联系拓广4个模块,习题难度呈上升趋势。
牛津教材习题主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习题难度较低,多为一个知识点反复练习的习题。
表1 :中英教材例题和习题比较
课前检测题随堂练习课后习题课后复习题总计北师大版教材03413262228牛津教材1107628115说明:按题号统计,每题统计一题。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牛津教材的习题和复习题都是给定各种几何图形,通过变换给定的图形来完成所学知识点的练习。
北师大版教材习题中存在部分文字性习题,可以根据习题的要求让学生独立作图,而且图形以三角形为主。
北师大版教材中在习题类型的设置上,有很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习题。
牛津教材在习题类型中侧重于纯数学问题的解决。
另外,北师大版的一些教材习题是根据所学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知识自行设计图形,并与同学分享设计意图的习题。
这种类型的习题将数学与生活中的设计相结合,不仅在绘制几何图形的变换中体会数学的美,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平台,认为学生有机会主动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画的图案和想法。 这时,学生不是被动的问题制定者,而是积极的设计者,如果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五.启发与思考
1 .融合不同学科和信息技术
牛津教材和北师大版教材对《几何变换》知识内容设定的情况大部分是生活情况。
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只能利用平移、旋转来设计图案。
多学科内容融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其他学科的重要性。
例如,平移知识可以与物理等速运动、对称性和艺术作品等相关联。
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促进融合,可能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不仅学生自己操作感受变换,而且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在课堂上展现几何图形的动态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几何变换的直觉,这体现在北师大版教材中。
另外,从数学的整体性能来看,中学教材中“几何变换”知识与数学其他内容的联系较少,也是未来教材编写需要突破的难点。
2 .教材简明和细节处理
牛津的教材给人一种简洁、一目了然的第一感觉。
一节内容一页,再加一页习题。
这是与中国数学教材的明显对比。
牛津教材不像北师大版教材那样对知识点有严格的定义,有严密的证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的定义和性质既有口语描述,也有需要学生自身从问题中体会摘要,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和概括的能力。
虽然还不能判断谁更好谁更差,但内容的精简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牛津教材在每一节的右上角都有Keywords。 也就是说,在您刚刚掌握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掌握这一节的关键词,掌握整体语境,并回到具体的知识内容。
这样的细节有可取之处。 相反,你可以在一节课上学习提取关键词并与Keywords进行对照。
这种思维模式的训练有助于学习语文和英语并提取信息。
3 .强调转换的本质
牛津教材中学生主动提出图形运动观点(包括习题)多于北师大版教材。
为了认识图形的变化,体验其中的变化和不变的性质,让学生自己进行绘画操作,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几何直观,而且可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关注转换本身的性质、特征和结果。
牛津教材的编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度和偏好,以及亲身经历转换的操作过程。
中学生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形式演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初步形成,动态思想必然冲击原有的静态思维。
利用“几何变换”知识,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和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练习,总结、归纳性质,在操作中获得直观和猜想,特别是用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突出“几何变换”的动态含义
参考文献:
[1]张香宙,沈文选.中学几何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2]陈荣荣.中学教师关于几何转换的认识与教学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发组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九年级) ) 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林其芬,李孝诚.中英中学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比较研究:以北师大版《数学》和牛津版Maths Links为例[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4) 66-68 .
[6]新面孔,绘春霞.中英中学数学教材《函数与方程》内容的比较分析[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5):67-69 .
[7]卢淑坤.改变图形与课程内容教科书提示研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数学7-9年级学生为例[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教材教法分析,教材与教法分析的核心是什么由自考帮手网自考书籍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教材教法分析,教材与教法分析的核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