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自考考试

阳光教育(阳光教育考试院)

时间: 2023-07-08

阳光教育(阳光教育考试院)(图1)

校长名片:

成艳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中小学青年校长培养递进工程学员,湖北省骨干教师、武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成艳芳跟孩子们探讨有趣的课间游戏。彭年 摄

“做阳光教育的追梦人”,这是从教20余年来我一直未曾改变的初心。1996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至江岸区鄱阳街小学,从一名语文教师一步步成长为校长,浸润在这所百年老校的阳光文化里,对教育的情感和认知,也如阳光越来越热烈而明朗。我认为,教育如阳光,滋养生命,赋能成长;教育更要如发动机,驱动潜能,让每个生命闪闪发光。而教育发动机的密码,我认为至少有三点:基于常识,观照生命,照见未来。

■ 基于常识的教育

读懂学生从走向他开始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了解常识,尊重常识。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常识更多体现在遵循人的基本发展规律。所以,在鄱阳街小学,我们倡导老师要“专业地”爱学生,以科学而温暖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健康成长。

读懂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科学教育的前提。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读懂学生的N个故事”征集活动,鼓励每位老师都成为“善读者”,愿每一个学生真正被看见。我在故事集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一本从出生开始,用时光书写的记录,寄托着家庭的希望和爱。细细品读,你会发现每个生命的努力,你会发现独特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除了成绩之外,他们还有很多方面的才华和可爱。‘读懂学生’,是一个大项目,是一所学校必须要热爱、拥有的项目。因为只有做这个项目,这所学校的师生才是真正共同走向幸福的。”

阅读着老师们撰写的一篇篇“读你”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班主任钟兰老师讲述了班上一位随班就读的重度听障残疾儿童瑞瑞(化名)的故事。瑞瑞脾气易躁易怒,多次和同学产生冲突,十分任性。一次同学告状,说瑞瑞故意涂抹班级刚办的黑板报,钟老师快步走近他,却发现瑞瑞是在一笔一画描摹因为同学们存放雨伞而弄湿了的粉笔字。钟老师抓住机会大声表扬他,同学们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自那以后,瑞瑞像换了一个人,经常主动打扫教室,也改掉了故意乱吐唾沫的行为。钟老师在故事的最后感叹:“积极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动力,是师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瑞瑞的转变,让我明白,读懂学生,从走向他开始。”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校里开展了一项特别的活动——一日“影子观察”。学校派出了3位老师对3名令人“头疼”的学生进行一天的暗中观察,如实记录观察对象的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以此探究适合该生的教育策略。3名观察员教师通过观察和访谈,还真的发现了这些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和他们的兴趣点。其中,夏雪老师观察的是一个自称“追风少年”的男生,他课上大部分时间游离于课堂之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下课时纵横校园,追跑疯逗。在和“追风少年”的聊天中,老师得知父母对他期望极高,他的学习压力很大,所以到学校就是来“放风”,他最喜欢的是捉学校沙坑里的蚂蚁,希望加入学校的科学社团……对此,学校请来孩子的家长,他们真正地听到了孩子的心声,家校共同努力,给孩子一个正常、快乐的童年。

■ 观照生命的教育

让每个生命闪闪发光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轮小太阳,教育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发光。

六年级的小潘同学因为学习成绩不太好,一直很不自信,可他内心一直有个“导演梦”。“双减”背景下,学校进一步加强了睡眠管理和作业管理。班主任徐明珠老师请家长们在每天的作业上标注完成的时长和睡眠时间。接连好几天,徐老师都发现小潘深夜才睡,白天上课无精打采。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得知,小潘妈妈为给上中学做准备,给孩子作业“加餐”,完不成就不能睡觉。徐老师给家长讲了睡眠对孩子长身体的重要性,并请妈妈支持孩子参加班上《三国演义》课本剧项目化学习。在老师和妈妈的支持下,小潘同学主动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给同学们讲剧本,课本剧最后成功演出,他实现了自己的“导演梦”。当看到儿子在台上绽放自信的笑容时,台下的妈妈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学校将这个故事拍成了微电影,邀请小潘本色出演,获得武汉市“五项管理”微视频比赛一等奖。

在一次常规听课中,我发现四(6)班倪诺一同学的画不错,美术老师也走过来好好地向我夸赞了一番。那一刻,我看到小倪同学的眼睛里有了光。我邀请她准备好作品,为她在校园里开了一场个人画展。画展之后,小倪同学收获了不少粉丝,她主动申请在“课间微班”活动中当小老师,教同学们办黑板报。

学校一直坚持用“五个朗朗”共同绘制多彩阳光校园:书声朗朗,校园读书节,与经典同行;歌声朗朗,十月的歌声,班歌大赛;运动朗朗,趣味运动会,让运动改造大脑;实践朗朗,特色研学、手工制品交易博览会,学生来做主;笑声朗朗,“双减乐成长”校园素养秀燃爆校园……“留下阳光童年,让每个生命闪闪发光”,成为我校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

■ 照见未来的教育

让学生拥有经营阳光人生的力量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言:“教育是为了人、通过人、发展人的美好事业。”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过上美好的生活。鄱阳街小学将育人目标定位为“发展学生的好身心、好品行、好学力,让学生拥有经营阳光人生的力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就是无处不在的学习。把校园里的每一件小事做出教育的味道来,让校园里的“时时处处人人事事”皆成为学习的资源。

我们在疫情期间开展“我是校园疫情防控师”项目化混龄学习,采纳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校园疫情防控,把学习融于真实的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建学生活动部,让学生自主设计、组织、宣传校园活动;开设“学长课程”,让乐于分享的学生到学校报告厅开讲座,互为师生,互伴成长;开展“我是小街导”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场馆、走上街头讲述历史风貌街区的红色故事。

我们不希望学生只知道如何安静地坐着,而是希望他们在没有成年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于是有了方便学生沉浸式学习的“自主学习吧”,有了倾听学生心声的“小耳朵聊聊吧”,有了各类适合学生自主活动的情境教室和“小书吧”……

这正是“学在鄱阳”的样态——一个将教育聚焦于师生学习的地方,一个将自主学习放在最重要位置的地方,一个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地方,一个经由学习而获得经营阳光人生之力量的地方,每个生命都能适性学习成长的地方……

学校是个生命场,而我们的生命就在每一天的日常实践中生长。我很幸运,生活在这所阳光校园里,和一群因为热爱而坚定前行的阳光教师同行,不断追求美好教育的样子。我们将秉持教育的初心,做有生命质感的阳光教育,让校园里的每个生命闪闪发光!

(文/江岸区鄱阳街小学校长 成艳芳)

【编辑:张文辉】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2-2023 自考帮手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粤ICP备2023004184号

联系邮箱:2963094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