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管理学(公安管理学自考本科)
- 自考本科
- 2023-07-04 15:52:07
编者按
办户口、访民情、解民忧,调纠纷、破盗抢、治乱点……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散落着五万多个承担着众多基层治理职能的公安派出所,是“平安中国”这一宏大系统的神经末梢,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2023 年2 月,公安部印发《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描绘了更高水平上实现派出所工作目标的努力方向,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将派出所工作重心转移到源头防范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上来。
“主防”意味着转变警务理念,通过主动排查监测预警,及时发现苗头性的、潜在的违法犯罪,把预防做到打击前,打击做到升级前,不断提升发现预防的前瞻性、强化打击整治的主动性、增强社会共治的有效性;“主防”也意味着让派出所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的转变,这需要以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赋能基层执法,通过制度的改革和技术的升级为主动打击犯罪、治安防范等提供有力支撑;“主防”还意味着主动向前、深入群众,让民警忙在辖区、巡在路上,通过“解民忧、守民心”更好地做到“保民安、惠民生”。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要求,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推进中国式基层警务现代化走好“主防”之路,切实履行好保一方平安的职责任务。
“党委领导、部级抓总、省级主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是公安部党委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上, 准确把握公安改革的阶段性特征、规律性特点,着眼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构建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新安全格局, 审时度势对公安机关层级职能作出的明确定位。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强调:“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处于维护安全稳定第一线, 要强化主防理念、落实主防责任,把工作重心放在源头防范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上。”可以说,“派出所主防” 在公安机关职能体系中居于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切实强化主防理念、落实主防责任,提高派出所执行力,发挥支撑全警作用,是公安机关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基层警务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深刻领会“派出所主防”的内涵要求
近年来,围绕派出所职能定位的争议不断,制度机制没有完全理顺,导致派出所出现“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情况。公安部党委明确“派出所主防”的职能定位以后,各级公安机关立即行动起来,创新思路、体制、机制、方法,采取措施落实主防责任,一些地方的经验做法初见成效。但是,调研中也了解到,实践中出现了不少认识有误区、工作简单化、要求不合理的问题和现象。有的警种部门借机向派出所转嫁专业防范责任, 有的则以支援派出所名义向派出所摊派工作任务,甚至要求派出所设立专业站(室)、确定工作专干,给正在深化中的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带来冲击,严重影响“派出所主防”目标实现。因此,深入讨论辨明“派出所主防”内涵要求,澄清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对正确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决策部署十分重要。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
明确管理、防范是主责主业。派出所作为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虽肩负着侦查办案的职能,但主要职责还是立足辖区做好管理防范,要将派出所工作重心转移到管控治安要素和防辖区发案、防涉稳事端、防治安事故等管理防范工作上来,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目前,派出所办理70% 以上的刑事案件,这与派出所的主责主业是不匹配的,应当按照“市县主战”的职能定位逐步调整到位。杭州、厦门等一些地方落实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制度,派出所办理的刑事案件降到50% 以下,有更多的警力、精力投入到管理防范上来。
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贯彻主防。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基本思路是:加强源头治理,不坐等群众报警报案,不刻意经营线索追求多破案,而是通过主动排查监测预警,及时发现苗头性和潜在的违法犯罪,把预防做到打击前、打击做到升级前,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伤害和损失。这就要求做实社区警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主动降警情、控发案。为此,公安部党委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实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化“两队一室”改革,明确社区警务队排在“两队一室”的第一位,并推动在治安复杂地区探索建立“7×24 小时” 警务室,提高全天候服务群众和保障安全能力。但是,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向派出所下达打击指标,派出所失去了工作自主权,甚至社区民警都承担办理刑事案件任务, 这与“派出所主防”格格不入,亟待建立主防考评体系来保障警务主动、预防提前。
优化警力配备、运行机制体现主防。“派出所主防” 不能只停留在理念上,还要体现在警力配备和机制运行上。公安部党委提出派出所民警占县级公安机关警力、社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两个不低于40%,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农村“一村一辅警”全覆盖,以及专职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时间不低于80% 等硬性要求,确保有力量、有精力落实“一管三防”。在运行机制上以责任制为核心,为派出所定岗编组,实行“两队一室”的派出所固化完善两队互为协同、一室支撑两队的警务运行机制,“两队一室”在专注主责基础上密切配合,白天时段按队室分工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夜间时段、非工作日集约用警,做到2024 年底前全面退出“大轮班”模式。
从四重逻辑来看“派出所主防”的必然性
“派出所主防”的提出,无论是政治要求、理论指引,还是历史传承、实践创新,完全符合内在逻辑, 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政治上看,主防是守民心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公安机关是政治机关,对党忠诚就要努力为党守好人民的心。派出所工作在最基层,民警天天与群众打交道。守民心,要求广大派出所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只有积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将工作着力点转移到预防制止违法犯罪、减少群众受损受害上来,才能虑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就更有保障,这也是公安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从理论上看,主防是治理犯罪的最佳策略。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这一理论创新和行动指南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近年来,公安部党委强力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派出所及其社区警务室,与公安检查站和街面警务站一样,是防控体系的重要支点,特别是派出所点多线长面广,抓好“一管三防”,提前防范化解“破窗效应”,防止小问题引发大失序,对强化整体防控尤为重要。
从历史上看,主防是工作重心的重要回归。纵观我国派出所工作发展史,从1954 年《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1980 年全国城市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座谈会到1984 年全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会议,一直强调派出所的任务是维持治安、维护秩序。特别是1997 年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明确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把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作为派出所的主要任务。然而历经刑事立案几度大幅上升,打防关系的争论在实践上冲击了主防定位。2019 年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重点强调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提出对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2022 年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进会,公安部党委明确“派出所主防”定位,这是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派出所工作重心回归的重大决策部署。
从实践上看,主防是因时因势的优化创新。我国刑事立案在2015 年达到历史峰值、形成历史拐点后进入下降通道,八类暴力犯罪案件多年持续下降,持枪爆炸犯罪数量极低,已经是举世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在传统犯罪日渐式微的大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和危险驾驶案件在犯罪构成中比重不断上升,还有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暴力、个人极端暴力等犯罪时有发生,这些案件均不能依靠坐等办案、被动反应,必须主动加强防范宣传、教育警示和预警劝阻、干预控制。为此,公安部专门部署开展“五防”(防盗、防骗、防毒、防矛盾纠纷、防治安灾害事故)宣传进社区行动,发挥“一标三实”和智能安防建设成效,提高宣防精准性。同时,从派出所办案发生的问题看,不合理的指标推动必然催生执法乱象,非接触性等案件特点也对办案主体有不同要求和限制。因此,推动落实“派出所主防”,就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守正创新之举。
贯彻“派出所主防”理念,
推进中国式基层警务现代化
2023 年2 月,公安部印发了新一轮加强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部署实施基层提振、基础提质、基本能力提升“三基三提”行动。“派出所主防” 不是派出所“单打一”的事,而是基于“派出所主防” 定位,形成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工作体系,支持和保障派出所落实主防责任。这一整套工作体系的健全完善过程, 本质上就是中国式基层警务现代化的过程。主要可以概括为需要各级公安机关共同致力打造的六大体系:
稳中求进的政策体系。公安部层面已经形成了一个派出所工作政策周期集,即每年初出台加强派出所工作的“一号文件”,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每三年实施一轮加强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已经连续4年出台了4个“一号文件”, 评选命名了两批200 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正在实施第二轮加强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 2025)。解决公安“三基”问题,要像中央抓“三农” 一样,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只要坚持不辍,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落实,“派出所主防”就会越来越扎实,公安工作的根基就会越来越牢固。
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按照公安部党委统一部署,各级公安机关成立“一把手”挂帅的加强派出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成员联系派出所、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基础管控中心归口统筹派出所、派出所“两队一室”互为协同支撑、派出所评价警种部门制度机制。随着这样一个上下贯通、管理闭环的组织体系日益健全完善,必将更加有效地保障“派出所主防”落到实处。
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公安部党委要求在2025 年底前基本形成以公安派出所条例为主干,涉及派出所工作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制度规范体系。这是派出所工作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涉及派出所的条例、规章和标准亟待修订的不少,比如治保会条例、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派出所建设标准、装备配备标准等,同时需要创立的也不少,特别是已经列入立法计划的公安派出所条例起草。王小洪同志强调,要把公安派出所条例立法作为牵动派出所工作的“牛鼻子”。这需要公安机关上下协同, 争取经过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努力圆满完成这项“牛鼻子”工程。
社会协同的治理体系。公安工作具有兜底性质。但在提前防范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权益保护、溺水自杀,“民转刑”“刑转命”等涉及多部门职责甚至其他部门主责的案事件方面,公安机关经常面临“单打独斗”的困境,在派出所层面更是独木难支。公安机关跨前一步,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责任担当,也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迫切希望。上级公安机关要积极统筹力量资源,推动落实部门监管、行业主管、单位主体责任,形成社会共治的体系机制, 为派出所落实“最后一公里”责任提供支撑和保障。
主防导向的考评体系。主防导向的考评体系是把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根本目的,将降警情、控发案作为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将辖区发案升降和破案情况、有效警情升降和接处警民意监测情况、社区民警与辖区群众“双向”熟悉率、风险隐患预警率、基础管控任务管处率、实有人口信息案前采集率、政务服务满意度等作为主要指标。这既需要加强规范约束,更需要强化科技引领,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社区民警80% 工作时间沉入社区,落实带队巡逻、就地接处纠纷求助警情、辖区发生案事件必到现场等制度,指引规范办案、精准管控和“无条件、有时限”支援,用科学合理的考核促动“派出所主防”落地,推动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落实。
综合多元的激励体系。落实“派出所主防”,除了保障和约束,还要正面引导、正向激励,激励体系应当涵盖从基层民警到派出所和市县公安局。首先是放开高等级派出所的比例限制,既反映派出所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现实,也考虑把派出所等级评定与优秀县市公安局评选挂起钩来,争取将高等级派出所比例高的作为推荐前置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派出所建设再上台阶。其次是抓实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推动给予荣誉奖励,成为培育基层干部摇篮,真正使得“守枫人” 意识高涨、“创枫人”干劲十足,让“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代名词,像一面面旗帜高高飘扬在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最前沿、第一线。再次是开展社区警务先进工作者、社区民警和派出所辅警标兵评选学习宣传推广活动,总结推广上海、四川公安机关经验做法,结合实际评选岗位标兵能手,激励民警担当作为,把主防措施落到实处。公安部将于2023 年底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50 名社区警务先进工作者、300 名社区民警标兵、300 名派出所辅警标兵,真正让扎根基层、耕耘基础的派出所民警辅警更有荣誉感、成就感、获得感。
来源:中国警察杂志
责任编审:罗微
本期二审:陈姗
编务终审:李娅梅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公安管理学(公安管理学自考本科)由自考帮手网自考本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自考帮手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公安管理学(公安管理学自考本科)”